新闻动态
儒家文明论坛第七十二期:卫德明易学宇宙论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2日 08:51    作者:刁春辉    点击:[]

2021年6月11日,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儒家文明论坛”(第七十二期)在知新楼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辑、山东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双博士张丽丽老师应邀作了题为《卫德明易学宇宙论思想研究》的学术报告。此次讲座由儒学高等研究院翟奎凤教授主持。


首先,张丽丽老师介绍了卫德明思想的历史背景。卫德明是20世纪活跃在西方社会的著名汉学家和哲学家,其易学研究思想是从“他者”的角度对《易经》提出创见,解释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建构起独具特色的易学体系。张丽丽老师指出,西方易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索隐期、过渡期、成熟期和多元发展期。卫德明在理雅各和卫礼贤的中西优劣的争论后,跳出二元思维,转向对中西文化中普世价值的追寻。在卫德明的思想中,天地人三者组成了“创生集体”,理解此“三位一体”的关键在于“顺天修命”。人可以通过“体天道以成人道”的“心传”方式,与宇宙的本源直接联系,从而掌握自己的命运。


接着,张丽丽老师分析了卫德明易学思想中的“完整的原型系统”。卫德明受“索隐派”神学影响,对《易经》“宇宙论”的研究以“天邑”的形制为起点,提出“原型”构想。他根据“天邑”之形“曼陀罗”的弱“循环时间”性,发现了“空间表达时间”的研究方法。卫德明将莱布尼兹的“二进制”与《易经》的“先天序卦”的排列顺序相联系。张老师认为,卫德明从中国“本体宇宙论”的立场出发,以数字为媒介,实现了六十四卦对抽象时间的表达,建立了“完整的原型系统”。


同时,张丽丽老师也指出卫德明的诠释仍有值得商榷之处。他的诠释以邵雍易学为基础,没有详述一些重要思想家的易学思想,对文本的“本义”追溯不足。并且忽略了0和1的先后次序,对《易经》的宇宙起源没有给出清晰的说明。卫德明还对一些材料引而不证,对其诠释体系带来了危机。


最后,在提问环节中,在场师生就卫德明易学“本体宇宙论”的相关思想同张丽丽老师进行了交流,张老师一一予以详细解答,讲座在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上一条:笔谈:相斥还是相容?儒学与墨学究竟是什么关系?| 陈来 李存山 陈卫平 下一条:儒家文明论坛第七十一期:面向三代——探索先秦诸子的差异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地址: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明德楼B512 电话:0531-8836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