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儒家文明论坛第34期:古典儒学关于宇宙时空和个体命运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4日 10:19    作者:李富强[文] / 陈祖根[图]    点击:[]

2018523日,由中国哲学史学会“曾子研究会”、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儒学高等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儒家文明论坛”第三十四期如期开讲。本次讲座由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系教授、香港孔子学院院长贾晋华先生主讲,儒学高等研究院曾振宇教授主持。

   


贾晋华教授的主讲题目是《古典儒学关于宇宙时空和个体命运的思考》,演讲主题包括三个部分:宇宙与人类;从天命到命运;从知命到立命。贾教授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切入主题,认为中国古代时空一体的“一个世界”观促使先秦诸子思考天人关系及个体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存在意义。孔子和孟子一方面对超出人类控制力的天命和命运是充满敬畏之情的,另一方面孔孟也在思考个体在天命与命运的局限下如何保持自主和自我实现的问题,孔子倡导“知命”,孟子宣讲“立命”,都相信个体具有独立自主的决定和努力的力量。这一天人之际的张力通过知命与立命而化为天人和谐,天命的限制激发了他们关于肩负社会历史使命的责任感,促使他们相信个体可以在有限的人生历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先秦儒家相信通过自我认知和自我修养,个体可以肩负起社会历史的使命,从而在无穷的时空宇宙中确立永恒的宇宙位置,这种终极关怀代表了儒学的宗教性特质,并在后来成为传统儒士的精神家园,通过完成社会历史使命而在宇宙中确立个体的永恒价值成为儒士的不朽理想。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就天命、命运、天人关系、个体自由等问题与贾晋华教授展开了热烈讨论,听者受益良多。



上一条:儒家文明论坛第35期:节日不是FESTIVAL——实践中华生命理念的知行合一 下一条:儒家文明論壇第33期:歷史視野中的路德與儒家的人性論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地址: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明德楼B512 电话:0531-8836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