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2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07日 08:57    作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点击:[]

2015年11月21日上午9点,“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2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开幕式在主楼举办。

冯友兰先生是享誉世界的哲学家、教育家,其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是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冯友兰先生与清华大学有深厚的渊源,曾历任清华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期间几度临危受命,主掌清华校务。

开幕式上,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代表学校对此次会议的举行表示祝贺,他指出,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是缅怀冯友兰先生为中国学术独立做出的杰出贡献,感念其为清华学术发展做出的丰厚功绩,更深层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探索、分析其学术思想、育人理念以及学术历程,找到一些对我们今天办学治校富有启发性的东西,从而更好地指导和繁荣清华大学人文社科的建设。

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原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胡显章在致辞中表示,冯友兰先生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创造了自己的哲学体系,构成了清华哲学系的汇通特色。我们应当做好中西古今文化的融合工作和学科交叉工作,推进理念创新,培养拥有博大胸怀、开阔视野和深厚学术功底的人才。这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谐社会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有重要意义。

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冯友兰研究会会长陈来认为,冯友兰先生将爱国主义立场作为其哲学创作的根本动力,将民族生命和民族文化作为自己的终极关怀,为旧邦新命而立言,其立言的著述和精神是永远不朽的。

中国近代哲学史学会荣誉会长宋志明在致辞中表示,我们要用学术的力量来说话,用学术的力量为传统的儒家思想找到一种言说方式,这是冯友兰先生一生的努力。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刘石在致辞中向远道而来的与会专家和学者表达了深切的感谢和真挚的祝福。与会学者代表樊志辉在致辞中强调,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可超而不可越的历史地位,其思想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典范意义。

美国学者Diane Obenchain在报告中回顾了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历程,阐述了西方视角下的冯友兰哲学思想。羊涤生教授的报告中指出,冯友兰等人自发形成的清华学派都有高昂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其最大特点为综合创新,我们应当继承和发展清华学派优秀传统,推动思想理论的创新跨越。

开幕式最后,中华书局总编顾青进行致辞,中华书局责编孟庆媛介绍了整理出版三十二册冯友兰新版全集的概况。本次会议收到了国内外各研究机构及学者的多份贺函,开幕式上宣读了冯友兰先生的外国学生、俄罗斯研究中国学的顶尖学者、俄中友协主席、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荣誉所长季塔连科院士的贺信。季塔连科在贺信中指出,50多年前来中国求学并师从冯友兰先生的经历令他终生难忘,是冯友兰先生引导他真正地、客观地研究中国哲学的起源,使他深深地爱上了伟大的中国哲学思想史,懂得了其特殊性和厚重的传统,“作为中华文明精神财富之宝库的冯友兰先生的光辉形象将永驻我心中。”就在开幕式前一天,季塔连科荣获国际中国研究最高奖项——第三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陈来在闭幕式上致辞,并指出,近几年来,冯学研究在文献资料上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均有可喜的成果。闭幕式上还播放了中央电视台录制的“文化名人系列之冯友兰先生”专题片剪辑版,该片拟于2016年正式播出,共5集,每集45分钟。

此次研讨会为期两天,开幕式由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孟延春副处长主持。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一百余位知名学者与会,进行多场主题学术讨论。

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清华大学国学院、清华大学哲学系、冯友兰研究会共同承办。

上一条:陈来教授在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2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开幕式的致辞 下一条:山东大学尼山学堂赴西安、北京进行游学考察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地址: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明德楼B512 电话:0531-8836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