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
尼山论坛大会主题演讲:多元信仰与共同伦理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2日 13:55    作者:    点击:[]

[本站讯]5月21日上午,第三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之大会主题演讲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第九届、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席,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许嘉璐等九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多元信仰与共同伦理”,共同阐明了本届尼山论坛的主题:不同信仰下的人类共同伦理。尼山论坛组委会副主席、山东大学校长张荣出席活动。

大会主题演讲分两个阶段,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汝信,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教授分别主持了两个阶段的演讲。

许嘉璐先生在题为《危机 期盼 伦理 责任——构建人类共同新伦理》的演讲中提出,当前人类陷入了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危机,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无法制止道德和价值的扭曲,在于忽视了伦理道德的重要。怎样来医治侵蚀全球的疾病从而筑起保卫和平的屏障?目前我们能找到的唯一药方便是:各个民族正在回归古老的传统,重新回忆和温习轴心时代对人们的教诲,反思民族的既往,认清民族群体和自身所处的位置,思考建立现代的、不同信仰下的共同道德规范。应该引起不同信仰对伦理重建这一问题的重视,形成一个寻求不同信仰下的“伦理之同”的遍及五大洲的潮流。伦理的共性是客观存在的,现在人类急需建立起一种以平等、尊重、和平、友爱、共同富裕、保障权利、环境友好等为基础的人类新伦理,最终目的就是让大家都幸福。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文明多元化的客观事实,由此各国智者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对今天的世界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构建人类共同新伦理的伟大事业中,中华文化将会扮演重要的角色。

\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汝信主持第一阶段的演讲

\

美国世界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William Engdahl),从一个经济学家和地缘政治研究学者的角度,阐述了当前世界所面临的不和谐状态,指出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重新来发现,基于人类所共同具有的宝贵和神圣的爱,建立起一种把人类导向共同的未来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是要强调彼此之间的区别,而是希望能够在不同中寻找更多的共同伦理,尤其是创造出这样一种伦理方面的和谐。

法国希拉克基金会秘书长瓦莱丽·戴哈诺娃(Valérie Terranova),讲述了贫困问题、生态问题、战争问题等人类普遍面临的诸多问题,指出每一个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和传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求同存异,必须要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也必须要更好地维护人类的尊严,促成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应该更加耐心地去聆听彼此的声音,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以及不同信仰之间的对话机会,实现一个正义、公平、和平的全球社会,那才是我们的未来。

韩国21世纪人文价值论坛组织委员长、韩国首尔大学金光亿(Kim Kwang-ok)教授在讲演中提出,21世纪特别需要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这个对话不是互相交换意见而已,最重要的是通过对话进行情感和价值观的相互交流,从而找到不同信仰之间的联系。金光亿教授还通过韩国文化现象中存在的具体事例,阐述了不同信仰之间应该互相理解与包容。

美国波士顿大学犹太哲学研究主任史蒂夫·卡兹(Steven T. Katz) 提出,是否有跨越文化的道德规则能够去跨越文化的多元性,或者所有的道德真相都是相对的?我们应当进行富有成效的道德对话,不管对话者是来自哪一种文化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从二战结束之后,我们国际社会能够开展跨文化以及跨政治背景的这种对话。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还有很多新的法律法规出台,也更好地保护了人们的权利。

\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教授主持第二阶段的演讲

\

美国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安乐哲(Roger T. Ames)教授表示,我们生活在一个受全球气候变化、食品危机、人口膨胀、能源缺乏等多种条件限制的全球危机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要共同解决问题,就必须要加强我们的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必须要思考不同信仰之间的关系,积极构建一种新伦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应对世界的挑战。

印度社会科学院执行院长阿什·纳拉因·罗伊(Ash Narain Roy)谈到,许嘉璐先生开启的尼山论坛这样一个对话平台,其目的就是能够吸引不同的声音,特别是实现一些我们还没有实现的梦想。印度的例子告诉我们,与我们自身文化相异的文化可以教会我们一些有益的东西。文化多样性具有一种内在价值,它促使人们重新评估自身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优势和弱点。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成中英(Chung-ying Cheng)教授指出,思想差异、信仰的差异是永远存在的,但是我们可以克服它,这样我们就可以互动,可以进行更加开放的、广义的对话。当我们了解到我们的伦理都是可以彼此沟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做到“不同而和,和而不同”。同时,对于我们人类的共同使命,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利用我们自己,用自己的传统实现这样一个目标,用自己的贡献来实现共同理想,这就是我们全球化之后的道德和伦理。

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东亚研究部主任倪培民(Peimin Ni)教授指出,一方面我们希望寻求共同的伦理,另一方面我们要促进信仰的多元,如何使这两者并行不悖?首先,我们应当打破这样一个框架,那就是伦理必须要处于一个共同的体系之下;其次,人们可以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但道德的底线必须要保障人类的生存;再次,不管是文化的一元论还是文化多元性的观点,都是希望普遍地促进人类的和谐;最后,意识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对其进行孰优孰劣的分化。我们所探讨的伦理必须存在于一个共同的理论体系之中,允许更多的多元性存在,以更加开放的心胸,向其他信仰学习,使自己的信仰变得更加丰富。

第三届尼山论坛全体与会人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刘大钧,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省文物局副局长高述群;山东大学师生代表等一起共同聆听了演讲。

上一条:世界青年博士生论坛:文明对话与伦理共识 下一条:莱顿大学魏西德教授来儒学院讲学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地址: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明德楼B512 电话:0531-8836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