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儒家文明论坛第40期:国学与西学视野中的生命教育——从全球第一的芬兰教育说起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0日 22:06    作者:崔翔    点击:[]

2018919日,由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儒学高等研究院、尼山学堂共同主办的“儒家文明论坛”第四十期:《国学与西学视野中的生命教育——从全球第一的芬兰教育说起》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访问学者、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世界文化系黄保罗教授主讲,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陈晨捷副教授主持。

芬兰教育近十多年来被许多国家竞相学习,号称全球第一,其主要特征是非认知性教育、人格建造、创新、幸福、强调爱好、关注优点、平等、寓教于乐、教的少与学的多之悖论、教师水平高及其社会地位受到尊重等。黄保罗教授认为,芬兰教育的核心是深受路德“人伦”影响的“全人教育”,即被造之人既有能力又有局限,需要处理神圣、伦理、物质和个人的关系。换言之,芬兰教育的本质特点是注重学以成人的生命教育。那么什么是生命教育呢?在希伯来创造论的整全“人学”中,人由肉身(flesh/Adam)、魂神(soul/hayyaah)、灵身(spirit/nismat hayyim)构成。而基督教希腊语圣经里的人学位格包括肉体、魂体、灵体,人是被“造”者但人神分立而不分离(separate but not separated)。在近代,以加尔文为代表的改革宗教会强调预定论与信心的见证,强调挣钱、节约与奉献精神,极大地影响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成功主义哲学。但路德强调人乃是上帝所造灵魂肉之统一体,反对自私自利与功利主义,在“有衣有食”的基础上强调“爱人如己”,这不仅影响了芬兰的神学、教会,而且影响政治、教育和全社会的价值观与福利社会的建立。另一方面,芬兰教育所提倡的平等、自由与创新得益于对偶像的批判。因为在路德看来,偶像不过是假神,就是有限者装作无限者,非神圣者扮作神圣者以欺骗他人。

随后,黄保罗教授以《关注优点:芬兰幼儿和青少年人格建造的奥秘》为例为我们详细讲述了芬兰目前最为流行的生命教育。芬兰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强调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当成人来培养,其中对人的生命有着明确而深刻的理解。比起仅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来,关注人格优点的教育,对于学习能够产生更加持久的积极影响,而且更能将人引导到幸福的生活之中。因此,最为有效的促进儿童福利与幸福的方式之一,就是向他们展示出其优点,并且教导他们如何在生活中来使用这些优点。

提问环节,在场师生与黄保罗教授就真理与幸福的关系、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探讨,在场诸君受益匪浅。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黄保罗(Paulos Huang),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访问学者,《国学与西学国际学刊》和BrilI Yearbook of Chinese Theology主编并兼任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世界文化系博导教授,赫大哲学和神学双博士,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后。曾任凤凰卫视嘉宾,芬兰电视台和山东教育电视台播出的“价值中国——保罗访谈录” 26集电视系列节目制作人和节目主持人。代表作主要集中在大国学、基督教与儒家及汉语学术神学、马丁路德研究、芬兰教育全球中国文化的相遇和对话、第一的奥密等方面。出版著作三十余本,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上一条: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闭幕 下一条:王学典:中国社会大变革与中国史学大发展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地址: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明德楼B512 电话:0531-8836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