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7日,由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儒学高等研究院、尼山学堂共同主办的“儒家文明论坛”第二十三期:《解经法示例:< 舜典>所记中国第一政府》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姚中秋教授主讲,儒学高等研究院黄玉顺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 姚中秋教授便以宏阔视野回顾了儒学研究从20世纪以来作为子学的现代新儒学到21世纪之经学研究的历史性转变,这一研究方向的根本性变革根源于中华民族对文明复兴的自觉与自信,其问题意识在于能否基于传统之“道”建构起一个优良的社会治理秩序。值得注意的是,姚中秋教授特别推举出《周易》之《复》卦,以“反复其道,七日来复”表达了一个儒者对于重新寻找发见中国本我之“道”的信仰与希望。
然经学何为?又如何解经?姚中秋教授认为,经学乃掌解六经文本、推明圣人之道,助成一王之法而致天下于有道之学问,故而经学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以成一王之言。解经则当有修齐治平之问题意识,以天下视野融摄诸家,为全面解决时代问题提供方案。
随后,姚中秋教授通过对《舜典》中所记中国第一政府之大义的具体解读,示例说明了经学之用与解经之法。《舜典》所示国家理念,如庶、富、教之国家职能,寅、直、清之敬神原则,以及敷教在宽、先教后刑的教化理念,乐以养德、文德武功的圣人之道等等,都透显出华夏统一之政治、文明共同体建构的独特性,对今日中国之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价值与意义。
提问环节,在场学生就尚书之时代性、元典之创新性诠释等问题与姚中秋教授展开了探讨,令在场诸君受益匪浅。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姚中秋,著名学者,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长期从事中国宪政思想、普通法宪政主义、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中国传统思想和治理秩序的研究。近年致力于阐发六经大义,从源头重新理解中国政治学、思想之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