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推广与普及
张荣明:儒家学说的哲学基础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7日 08:52    作者:    点击:[]

一个民族的特征,不在其科技,而在其文化。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经过两千年的积淀与发展,儒家思想已经植入中华民族心灵深处,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儒家宣扬仁义礼智信,注重道德;儒家讲人性,既有性善论,也有性恶说;儒家主张修齐治平,治国理政从自身开始;儒家认为治民应该以教为主,以罚为辅;等等。此类内容众所周知,若进一步追问:形成儒家学说的深层原因何在,儒家学说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却鲜见系统性的回答。笔者认为,儒家学说的哲学基础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既是儒家的思维方式,也是儒家学说区别于墨家学说和法家学说的根本依据。


一、执两用中


朱熹《四书集注·中庸》解题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朱熹此说的依据在二程,二程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二程、朱熹释“中”为不偏不倚,是也;释“庸”为平常、不易,非也。后来的学者,基本上采用程朱的解释。也有学者根据《礼记·中庸》通篇的内容,把“天命之谓性”、“鬼神之为德”之类的内容也纳入中庸之道,进一步偏离主题。


关于“中庸”的本义。“中”者,不偏不倚;“庸”者,用也。“中庸”者,执两用中也。《论语·雍也》记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尧曰》:“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据说这是尧让位给舜的时候对舜所说的话,让舜执政的时候“允执其中”,行不偏不倚之政。这不是孔子的话,但载录在《论语》中,应是孔子用以教育学生的,反映孔子的思想。《礼记·中庸》记孔子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简化一下就是“执两用中”。“两”是两端,比如激进与保守、讲道理与讲感情;“用中”就是居中,既不激进也不保守,既讲道理也考虑感情。这里所说的“执两用中”与《尧曰》所说的“执中”正相呼应。可以看出,中庸之道是一种处世原则,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需要体现在具体内容中。中庸之道体现在儒家学说的方方面面,没有中庸之道就没有儒家学说。


二、君子人格


 据《中庸》记载,孔子宣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他赞赏颜回的中庸之道,说:“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孔子批评思想和行为偏激的人。如对人,“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对同一人的评价前后矛盾,“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孔子又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中行”是中庸之道的另一种表述,即走道路中间。不然,不是极端冒进,就是不思进取。孔子回答别人的问题,“叩其两端而竭焉”,把利弊得失都说清楚,全面地看问题。《论语·子罕》记载:“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是弟子对孔子人格特征的概括。孔子自己则说:“君子和而不同。”与人和气相处,但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墨家主张舍己为人,法家宣扬人人为己,儒家主张既为自己也为别人,这是君子人格。


  在政治关系中,儒家主张为对方着想。《孟子·离娄》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手足—腹心,犬马—国人,土芥—寇仇,三组关系相辅相成,告诫君主明白此理。《荀子·王制》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无论是把君与臣比喻成腹心与手足的关系,还是把君与民比喻为水与舟的关系,都是强调彼此双方相互依存、相互理解。这是从两个相反立场看问题,不是为一方献计献策。有人说儒家学说代表君主利益,这不完全符合实际。在中国思想史上,为强势阶层摇旗呐喊的是法家,为弱势群体奔走呼号的是墨家,儒家居中。


三、社会伦理


在社会关系中,儒家强调双方的义务,而非仅仅强调一方的义务。《礼记·礼运》提出“人义”:“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君仁、臣忠这一组属于政治伦理,其他四组分别是父子、兄弟、夫妇、长幼关系。儒家讲纲常原则,强调这种彼此关爱基于现实社会秩序,有主有次,而非绝对平等的关系。儒家讲“仁者,爱人”,儒家的仁爱立足于现实,有亲疏之别、长幼之序,孟子表述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儒家认为二者必须基于既定的原则。儒家的仁爱既不是墨家无条件的兼爱,也不是法家唯利是图的无爱。


  儒家倡导社会和谐。但是,社会和谐并非毫无条件,而以既定的制度为前提,以礼为前提,儒家认为这是政治的最高境界。《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把和谐提升到宇宙一统的高度,使社会和谐神圣化了。


儒家讲礼制。儒家的礼制就是有限度的社会差别和等级秩序。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认为没有礼制就没有社会秩序,也就没有人类制度文明。荀子作《礼论》,指出如果让社会中的人们没有尊卑等级,会使整个社会失去秩序,这是因为“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与此同时,社会的分化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兼顾社会整体。既允许成功者享受,又对享受作出限制,这是礼制的精髓。荀子说“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称”就是度,就是把等差控制在一定程度内。《论语·学而》载孔门弟子说:“礼之用,和为贵。”社会差异以社会各阶层能够接受为度。儒家既不赞成墨家的平等主义,也反对法家的放任主义。

原载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上一条:苟东锋:儒家是如何看待“名声”的? 下一条:任剑涛:如何在现代知识体系中设置中国议题?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地址: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明德楼B512 电话:0531-8836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