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理探索与创新
陈来:二程与宋代道学的文化意义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6日 09:26    作者:陈来    点击:[]

洛阳是宋明理学的“千年祖庭”。北宋时代,以二程先生为中心的洛学是道学的真正建立者,没有二程,周敦颐、张载、邵雍的影响就建立不起来;没有二程,朱熹的出现也就不可能。一句话,没有二程,也就没有两宋的道学。

“道学”之道即圣人之道,“道学”之学即圣人之学。道学认为,中国上古时代以来形成了一个文明体系,这一文明体系表达为一个自三代相传而由孔孟发展了的思想理论体系,并内含着中华文明主流的核心价值。然而,在后来的发展中,在内外思想文化的激荡之下,这一体系及其核心价值的传承遭遇到了危机,这就是所谓“学绝道丧”。唐代韩愈的《原道》最早表达了这种文明传承的焦虑。为了挽救这一文化的根本性危机,为了儒家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二程建立起了道学体系,并通过居于洛阳一带的士人群体以及他们的学生的共同努力,促成了宋代道学运动的开展;这一运动经过四代传承,发展到南宋的朱熹,道学的集大成终于完成了,儒学实现了一次伟大的复兴。

道学又叫理学。理既是普遍真理,又是人的理性,也是道德价值,道学用“理”的概念贯穿天地人,对儒学作了全新的时代诠释。二程先生的理学不仅通过“天即理也”、“性即理也”重建了儒家的宇宙论和人性论,而且通过“天理”与“人欲”的对立、“道心”与“人心”的紧张,突显了道德价值的绝对尊严,还提出“格物穷理”和“尽心知天”引导人的学问修养和精神境界。经过对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和对佛道思想的选择吸收,古典的儒家思想通过二程和道学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今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们要向二程学习,不忘本来,面向未来,致力于中华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力促成中华文化的现代的伟大复兴。

二程的文化精神照耀千古。

转自中国政协网

上一条:翟奎凤:“对越上帝”与儒学的宗教性 下一条:陈来: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地址: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明德楼B512 电话:0531-8836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