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理探索与创新
“词学与诗教:叶嘉莹先生诗词成就管窥”:齐益寿教授专题座谈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07日 08:45    作者:胡凌燕    点击:[]

6月30日下午3时,以“词学与诗教:叶嘉莹先生诗词成就管窥”为主题的学术座谈会在浙大西溪校区中文系377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座谈会由台湾大学齐益寿教授主讲,浙江大学中文系胡可先教授主持。齐益寿教授是叶嘉莹先生的入室弟子,曾任台湾大学教授兼中国文学系主任,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他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六朝文学、台湾乡土文学,以及叶嘉莹学术艺文研究等方面都卓有建树。

\

齐益寿教授首先从叶嘉莹先生一生的讲学生涯及著述概况谈起。从齐教授的讲述中,我们得知叶嘉莹这位九十二高龄的诗词大家,从二十一岁开始教书讲学,至今已有七十一年之久。从早期在台湾三所高校同时任教讲学,辗转至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课程的繁重,生活的窘迫,语言的障碍,这些不为人知的艰辛都无法阻断叶嘉莹先生对中国“诗教”传统的追索与思考。齐教授还着重从叶嘉莹先生对于其前辈师长顾随的师承,以及与哈佛大学海陶玮 (James R·Hightower)教授、著名文史学家缪钺先生,以及佛学大师赵朴初先生等人的交往过从,梳理出叶嘉莹先生一生从事词学和诗教的发展理路。

其次,齐益寿教授重点阐述了叶嘉莹先生在词学理论上的建树和宏大深远的诗教特色。一是标举出从周邦彦起步入“赋化之词”的阶段,从而建构出“歌辞之词”、“诗化之词”、“赋化之词”三阶段的发展史;二是探讨词异于诗的审美特质及此特质所以形成的要素。齐教授指出:“我们从叶先生教学生涯时间之长,疆域之广,场次之多,以及听众之深受感动、如醉如痴,便可以知道先生在诗教上的功业何其宏大深远!”

最后,齐益寿教授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表现出对于老师的理解和领悟。他以《世说新语·赏誉篇》王济之语:“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感叹自己理解叶嘉莹老师:“师有苦难,四十年后方知!”并用叶嘉莹先生引用过的两句唐诗“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度残春”,以体会老师论词何以会从“难言之处”提炼出“弱德之美”,原来正是自身在磨难挫伤中仍有所持守,有所完成的体悟。

讲座以叶嘉莹“花开莲见,花落莲成”之语作结,所谓“花开莲现”是说成佛的种子在每一个人心里都有;“花落莲成”是说当你把世上外表的繁华都撇除掉了以后,方能成正果。这也是叶嘉莹先生词学与诗教的最高境界。

上一条:黄玉顺:儒家“妾身未明”之际 下一条:贝淡宁:用贤能政治衡量中国体制更合适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地址: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明德楼B512 电话:0531-88362311